教授-盧文雅,臺北市人,現任職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授。2017-2022年7月曾任北藝大音樂系系主任暨音樂學研究所所長。1988年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碩士學位,2007年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取得音樂學博士學位。 1984年進入師大音樂系就讀,跟隨莊思遠主修法國號,張彩湘副修鋼琴,並隨劉岠渭修習曲式學、西洋音樂史。1988年赴德國留學,先後於雷根斯堡大學及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。在學期間,跟隨慕尼黑大學著名樂器史大師暨音樂學教授Prof. Dr. Jürgen Eppelsheim,以「貝多芬作品中法國號的使用」為碩士論文修得碩士學位。 1995年歸國後,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、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、私立實踐大學音樂系、私立東海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。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音樂學、西洋音樂史。曾開設西洋音樂史、巴哈音樂專題研究、文藝復興時期音樂、音樂學論文寫作與指導、音樂學導論、音樂美學等課程。除了學校課程外,曾於臺中社會大學「365課程講座」、誠品音樂講堂、國家音樂廳等舉辦多場講座、演講。 2001年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博士班,跟隨劉岠渭與王美珠攻讀音樂學博士學位,並以作曲家馬勒為研究主題,發表多篇相關論文。2007年以「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意象」為題,取得博士學位。多次於「台灣音樂學論壇」發表論文及參與各項學術研討會。出版書籍《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意象》(北藝大與遠流,2017)、《黑袍下的音樂宣言-李斯特神劇研究》(北藝大與遠流,2017再版)、《琴曲名家故事》(北藝大與五南書局,2018)、《猶唱新歌-孟德爾頌神劇研究》(北藝大與遠流,2022)。
-教授-美國芝加哥大學民族音樂學哲學博士,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授,2020- 2021年美國傅爾布萊特獎助資深學者。主要經歷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主 任 (2016-2018)、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(2010-2012年)、 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(2007-2009年)。研究興趣為原住民音樂、臺灣音 樂、民俗音樂/流行音樂、亞洲音樂、音樂與認同、音樂與民族主義、音樂與文化研究。 主要著作: “Highway Nine Musical Stories: Musicking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 at Home and in the National Concert Hall” (2022)、《前進國家音樂廳!— 臺九線音樂故事》(2020)、〈從「唱歌」到「唱自己的歌」——《很久沒有敬我了你》中 現代性與原住民性的接合〉(2016)、《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後現代聆聽─媒體文化、詩學/ 政治學、文化意義》(2013)。研究計畫接受國科會/科技部補助,並長期擔任國科會/科 技部與原民會計畫審查委員。
-助理教授-莉敏為英國諾丁罕大學(University of Nottingham)音樂學博士,研究焦點關注於女性主義音樂學、西方音樂在台灣等主題。近年來,論文發表在國內外許多重要研討會,其中包括英國皇家音樂學會(Royal Musical Association)東南亞分會(South-East Asia Chapel)成立大會暨研討會、英國各亞洲研究學會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(SOAS)聯合舉辦之研討會(Joint East Asian Studies Conference)、目前國際上最重要的性別與音樂研討會:第一屆(2017)、第三屆(2021)女性的音樂作品(Women’s Work in Music)國際研討會。潘莉敏以台灣女性音樂家為主題的研究出版於國內外學術刊物,文章並於2021年底收錄出版於國際知名學術出版社Routledge的經典Handbook系列。
-助理教授-作曲家,以第一獎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電子音樂暨作曲組。並於同年獲選 IRCAM CURSUS 2016-2017 作曲家/研究員進入IRCAM研究中心,在2017年發表當年度研究作品「Réplisome III」。於2018年再度受邀IRCAM研究中心,為IRCAM國際藝術節創作劇場與電子音樂之跨域製作「Déjà la nuit tombait」。作品目錄包含了室內樂、獨奏、管弦樂、電聲音樂、電子音樂、劇場音樂以及影像音樂。 研究領域包含電子音樂及混合音樂教學法、IRCAM聲響及SPAT聲音空間規劃設計、沉浸式聲場創作、當代音樂等。